
万健,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云计算与生物信息技术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重点研发子课题等30余项,近5年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在智慧城市视频监控大数据平台、国产超算智算融合的AI for Life Science平台、大数据安全存储系统等方面取得了原创性成果。获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担任浙江省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云计算专委会主任,浙江省社会事业领域科技咨询专家组组长。创办教育部“复杂系统建模与仿真”重点实验室,曾任浙江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重中之重”学科负责人。
Email: wanjian@zust.edu.cn

张蕾,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医学人工智能、疾病早期诊断与干预等研究。 入选浙江省151人才第三层次,浙江省青年科学家培养计划,曾任寿仙谷技术顾问,现任浙江省健康产品安全研究会常务理事,浙江省生物信息学学会理事。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科技部长三角专项、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及工程技术类横向课题等10余项。搭建了疫源微生物数据平台、脑血管病人工智能云平台等系统,在数据融合挖掘等方面取得原创性成果,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申请和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3项。 已培养硕士生13名,主讲《生物医学大数据案例分析》等5门硕士课程,获浙江省研究生教育学会教育成果奖2项。
Email:leizhang@zust.edu.cn

黄杰,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浙江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云计算与分布式系统的研究,长期致力于智慧城市及智慧医疗领域的信息化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了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浙江省“尖兵”“领雁”研发攻关计划项目、浙江省公益技术研究项目、国防军工和企业委托等多项项目。作为主要成员参与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负责研发的北斗智慧渔业管理与救助系统产生了数千万的经济效益,负责筹建了校企合作地方研究院1家。在国内外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2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9项。获得过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教育部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二等奖、地方政府优秀合作专家奖等奖项。指导学生参加了新苗计划、互联网+、华为软件精英挑战赛等多项竞赛。
Email:huangjie@zust.edu.cn

陈芳妮,副教授,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软工系副主任,IEEE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员。2008年于浙江大学信息学院获得博士学位。2012年和2020年以访问学者身份分别赴美国UCR大学和UCLA大学做科研交流。 主要研究方向为脑电信号处理与分析、深度学习。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项和横向课题3项;参与浙江省重点研发项目3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在SCI和EI期刊及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Email: chenfangni@zust.edu.cn

徐文建,博士,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原工作于阿里巴巴云智能集团计算平台事业部,现为浙江科技大学副教授。目前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大数据分析、云计算、分布式数据库、大语言模型等。作为负责人承担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探索项目一项。入选2018年杭州市“741”顶尖人才计划。在阿里巴巴云智能集团有超过五年的分布式大数据处理平台研发经验,作为核心骨干成员参与研发的EB级大数据计算平台MaxCompute获得2019年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在SIGMOD、ICDE、TKDE、TSC等国际顶级会议和期刊上发表了超过18篇文章。
Email:wenjian.xwj@zust.edu.cn

王海江,讲师,工学博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近年来主持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浙江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项;参与浙江省重点研发项目3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要研究方向为密码学、联邦学习和数据隐私保护等,在软件学报、IEEE TDSC和IEEE TSC等国内外知名期刊和会议上发表SCI论文20余篇。
Email: wanghaijiang@zust.edu.cn

张丽娟,讲师,工学博士,2021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以及横向课题1项;参与浙江省重点研发项目3项。主要研究方向为自然语言处理,智能反射面,信号检测,机器学习等,在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TVT)、IEEE Communication Letters、IEE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Letters等国内外知名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0余篇。
Email: zhanglijuan@zust.edu.cn

郑慧琳,讲师,医学博士,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生物工程系硕士生导师,四川大学生物学本科,浙江大学肿瘤学博士(直接攻博),浙江大学外科学博士后,美国堪萨斯大学药物分析和西湖大学生命科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医学大数据(深度学习与生命组学)、肝脏类器官与疾病诊治。利用胚胎干细胞、诱导多能干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根据胚胎发育的原理搭建了肝脏类器官药物筛选平台,探索肝癌的发病机制研究并进行药物开发。利用生物医学大数据搭建了肝癌药物靶点数据库,并利用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方法探索肝胆胰疾病的诊断、预后等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先后主持国家博士后基金和浙江省公益基金等项目,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重点研发项目,浙江省尖兵领雁项目等20余项与医学相关的科研项目,发表20余篇SCI论文。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春萌计划、研究生创新创业大赛等。
Email:zhenghuilin@zust.edu.cn

王廷玮,讲师,浙江省健康产品安全研究会理事。 2018年于南京医科大学获得医学硕士学位,2022年6月于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代谢组学,脂质组学与疾病机制,生物医学大数据与疾病早期筛查、预后研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发表10余篇SCI论文。
Email: wangtingwei905@outlook.com

范容丽,讲师,理学博士,毕业于浙江大学(遗传学),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医学大数据、疾病生物标志物筛选,主要聚焦在脑血管病预测、预后预警及病理机制研究。目前主讲生物医学导论、网络生物医学信息获取与应用、生物医学知识与科技鉴赏等课程。主要围绕生物医学开展教学与科研工作,发表10余篇SCI论文。
Email: fanrongli@zust.edu.cn

王麦秋,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讲师,理学博士,202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遗传学)。主要研究方向为基于生物信息学和遗传学的脑血管病研究,重点通过多组学数据对相关疾病机制、生物标志物进行挖掘。在Environmental Pollution、Journal of Neuroimmune Pharmacology、Translational Psychiatry等杂志上发表论文多篇。
Email: maiqiu_wang@zust.edu.cn